自華碩雲端加入PULSE以來,無論是作為PULSE專案的亞洲試點,或身為專案成員之一。台灣PULSE專案小組在參與研發、執行實驗以致於協助執行Focus Group,過程中一直兢兢業業、亦步亦趨,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站在國際舞台將台灣端研究成果展現於國際舞台。對於PULSE專案團隊而言,本規劃iCOST 2019作為其結案成果發表的場合,惟其計畫執行中有不少執行狀況不如預期,故2019年其向主管單位Horizon2020申請計畫展延,包括Well-being Model等研發成果將延期至2020年4月完成。 原預計成為結案發表的會議改為專案期中成果發表,故PULSE專案小組於2018年9月份邀請專案成員共同前往紐約進行期中發表,華碩雲端作為試點之一,亦欣然允諾出席會議。
iCOST為一環境公衛主題國際會議暨研討會,近年來提供讓多種公衛環境主題研究成果與論文發表的正式場合。組織成員致力於分析ICT對全球公眾健康和福祉的影響,旨在以“數位技術對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的影響”消弭面臨健康和福祉挑戰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 ICOST 2020對於會議內容更加開放,包括技術,人文和社會科學,臨床和公共衛生的論文,以及有機會為全球帶來更好的福祉和健康解決方案。 本會議由Horizon2020、PULSE團隊與紐約大學共同主辦,會議於紐約大學校區布魯克林法學院校區舉行,為期三日。 會議內容包括多場公衛議題座談會。華碩雲端作為七個Test bed之一,全程參與iCOST國際會議,並於當日代表Test bed列席於首日Innovation Panel中,會議中除發言簡述基隆市點之研究狀況與成果外,亦提及華碩雲端於Pulsair中文化以及軟硬體串接之成果。並於會後另行召開PULSE內部專案會議討論專案成果與結案規劃。會議中各國頂尖團隊與資深研究員展現其研究成果,用簡報、視訊以及演講的方式侃侃而談關於其人工智慧、科技、醫療相關的研究成果,與會者也多為相關領域之翹楚,甚至是歐盟兩大專案補助計畫委員會Horizon2020或Eurika之成員。華碩雲端本次得應邀前往,實為萬幸。本次所見所聞,對於日後產品、研究之國際合作、推廣實有相當大的助益。
0 評論
![]() 華碩雲端於本年度6月1日於基隆市成功國小辦理「智慧城市,科技幫你顧健康」活動始業式,長期致力於改善公共衛生領域的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也蒞臨指導。吳局長表示:「基隆市作為台灣早期發展城市的標竿,提升市民醫療水準與各類照護服務升級,是近年來衛生局努力的方向。本次透過與華碩雲端的合作,攜手歐盟,以科技結合運動、生活數據管理,將智慧與醫療相結合,普及於基隆市民的生活中,盼能夠在此次活動中,促成更多國際交流與經驗分享。」並表達對基隆市公衛領域之期許以及活動成果發表的期待。而主辦方華碩雲端,則在活動中強調華碩集團在雲端、智慧醫療領域的決心,並透過與歐盟的合作,將華碩的科技實力落實台灣、展望全球。 「智慧城市,科技幫你顧健康」活動計劃共邀請100位當地居民加入,研究範圍包括了糖尿病以及氣喘。透過智慧手環連結APP:華碩OmniCare、歐盟Pulsair。,6月1日活動當天,現場湧入將近90位民眾報名,熱情參與活動。在篩選過後,發給幸運入選的受試者智慧手環。主辦單位將在活動期間,透過手環掌握參與受試者之健康狀況,追蹤其運動數據,分析疾病與活動之交互關係。並將數據提供歐盟PULSE研究團隊,作為公衛與疾病風險、城市健康範疇的研究資料。 本次在基隆場域舉行的「智慧城市,科技幫你顧健康」活動源自於歐盟Horizon 2020中的PULSE計畫。該計劃由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主導,跨國連結7個城市、12個學術與企業團隊,以大數據發展公共衛生政策為訴求,翻轉傳統公共衛生在過去較為被動的形象。結合城市公衛政策、環境監控、穿戴式裝置以及生活、運動型態等數據,進而分析並建立疾病風險、城市健康等級以及環境空汙預測三大模型,並產生預測模型,藉由行動裝置系統性的告警改善市民健康模式,並喚起市民對公共衛生環境的重視。 除此之外,華碩集團中以智慧醫療領域為經營重心的華碩健康,也在今年7月以Data Bank App為活動主軸,連結衛生福利部的健康存摺,在基隆市衛生局舉行APP體驗會。現場除了大方送出20隻新款華碩智慧手錶,也邀請到基隆衛生局保健科,楊科長到場與民眾同歡。讓在地民眾吸收醫療新知外,也培養定期檢查、應用數位科技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的習慣,以期達到早期發現、即時治療,有效運用醫療資源,才能減緩慢性病對於患者的傷害。 本年度華碩集團於基隆在地舉辦的健康活動中,基隆衛生局協力邀請下,參加者都表現出相當高的積極度,且報名成員年齡層亦相當廣泛,讓本次研究範圍涵蓋了20歲的年輕世代到50歲以上的銀髮退休族。華碩為了感謝受試者的熱情參與,計劃於活動結業式邀請受試者參與活動典禮,與基隆市衛生局共同頒發活動結業證書,並致贈禮券。期許本次的計劃受試者能夠成為基隆市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帶領基隆市成為台灣智慧城市的先驅者。 2019智慧城市展華碩雲端以市民為出發點發展智慧城市應用所需,展出智慧健康、智慧教育以及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等三大領域之智慧城市應用架構,並以基隆、新竹、南投、彰化和高雄等市政府以及歐盟組織合作為例,展現華碩整合軟體、硬體與大數據平台之完整解決方案,和城市共同發展智慧城市導入。 智慧物聯網是華碩雲端憑著十年的研發和實務經驗,提供給電信營用商數位轉型的整體解決方案,使電信商可以在面臨全球5G、IoT及AI的考驗上,可以有強力的後盾。雲端協作應用平台及智慧物聯網應用平台協助企業客戶迎戰數位革新並服務多元產業類型的終端客戶。 PULSE計畫的參與,是華碩雲端展現多年運營智慧醫療領域經驗,透過OmniCare醫療物聯網平台、AI虛擬照護助理與醫療數據整合技術,為計畫帶來創新的應用和支援多樣化的醫材設備,並將台灣的科技行銷國際,使台灣的產業發展更加穩健;同時也與基隆市衛生局合作,將國際的醫療科技發展應用導入台灣,從基隆開始造福全國國民,共同為醫療科技的導入做努力。 地點 :台北南港展覽館 概貌: •大會主題: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成熟,AI元素的加入應用可讓市政服務更有智慧,藉由AI與IoT的整合應用可推動升級Smart City 2.0 •預計來訪的海外專業人士將較上屆成長30%達2000人: •- 城市首長或代表150+位 - 城市CIO 70+位 (城市資訊局局長或智慧城市推動組織計畫主持人) - 全球電信商70+位 - 系統整合商SI 150+家 (含括醫療、交通、社區、能源、教育及商業等領域的SI) - 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 50+家 - 醫療專家 150+位 (含括醫院院長、副院長、醫政單位官員) - 教育專家 100+位 (包含校長、副校長、教育官員) - 建築專家 50+位 (包含建商、地產商、相關專業協會) - 交通專家50+位(電動車、電動機車、交通相關專業協會) 於智慧城市展中,華碩雲端亦主辦了台歐智慧醫療研討會,邀請了包含西班牙、法國、英國、義大利、梵諦岡等教授與產業人士與台灣專家對談,締造台灣與歐盟未來在智慧醫療的合作契機,讓台灣的科技醫療產業與國際交流,增進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展會亮點
基隆市民健康的守護者─吳澤誠
現任基隆市衛生局局長的吳澤誠,本身畢業於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對於公共衛生這個議題一向是特別重視,也因此在基隆市,衛生局以「健康基隆」為努力的目標,提具相關策略確實精進執行各項預防保健、公共衛生、癌症篩檢、心理衛生、長期照護、高齡友善…等既有計畫外,並制訂符合本市市民各類健康照護需要的計畫,如身心健康知識普及計畫、健康習慣之養成教育計畫、健康行為之鼓勵與促進活動規劃、市民健康環境之塑造規劃…等。
Q:對於基隆市民健康而言,基隆市衛生局有什麼樣的施政規劃與方針? A: 我們知道要管理好健康,事實上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管理系統,在基隆市我們逐步在建構一個智慧健康照護網路平台,讓加入平台的基隆市所有市民,能透過此平台擁有健康的正確知識,這樣他們才知道什麼是糖尿病危險因子,透過預防的方式,比如運動或自我飲食上的管理,提昇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降低慢性病造成的風險。 Q:智慧健康照護網路平台有什麼樣的功能與特色? A: 智慧健康照護平台中有4項重要的活動,第一個活動是「知識的傳遞」,就是我們怎麼給這些加入平台的群眾或基隆市所有的市民們,如何獲得健康正確知識的管道。 第二個就是所謂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基本上分為主動與被動,所謂的主動就是民眾自認為自我健康非常重要,起了一個要自我健康管理的一個決心,當透過正確知識的傳遞,他自主的健康管理就會有正常或適當的管理方式,不會有似是而非的觀念。 第三個活動是「篩檢」,篩檢什麼呢? 例如說我們可以篩檢DNA,透過DNA的篩檢,我們可以找出肥胖因子,或是氣喘因子、癌症因子,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會越來越普及化;第二個篩檢環境因子,我們知道引起氣喘,環境因子很重要,所以當我們透過環境因子的一個篩檢,我們就知道什麼樣的環境,針對怎樣的群眾,會引發氣喘。 我們也篩檢健康習慣,透過數據的分析,我們就會知道民眾或是這個社區的群眾,有沒有處在良好的一個健康管理中,透過知識的一個傳遞,讓這些群眾能夠自主的健康管理,校正他不好的生活習慣。 第四項在健康照護平台,最重要的就是「監測」,因為所有的活動都需要透過監測和校正,這樣才會回過頭來知道篩檢要校正什麼,或是篩檢要修正什麼或是知識的傳遞,在傳遞上有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有所校正。 比如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血糖控制,我們透過自主健康管理,透過一些儀器的運用,讓群眾知道,或民眾知道,他未發生糖尿病,但是他的飲食習慣好不好,他的血糖控制好不好,或是說正在發生,但他也知道,他已經發生部分的高血糖的現象,這些監測都必須要在照護平台確實的去執行。 Q:對於這次參與PULSE計畫的期許? A: PULSE計畫源自歐盟展望2020(Horizon 2020),訴求以大數據為基礎發展公共衛生政策,將公共衛生從反應性(reactive)轉變為風險與彈性的預測系統(predictive),由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主持;這次很榮幸受華碩雲端邀請,成為亞洲區試煉場域之一。 PULSE計畫結合了科技的高度發展,如同我前面所說,數據的分析能幫助知道民眾或是這個社區的群眾,有沒有處在良好的一個健康管理中,我們也想參考在國際上對於數據收集與分析的方式,與伯明罕、紐約、新加坡、巴塞隆納、巴黎、帕維亞其它城市試驗點作更多的國際交流與經驗分享。
華碩智慧醫療應用生態圈在台深耕並跨足歐盟,為強化在智慧醫護上的深度,在台灣與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合作,共同為歐盟PULSE計畫在基隆場域導入試驗做努力。PULSE計畫為一項以大數據作為基礎,發展城市健康模型、健康風險模型和空汙模型來影響公共衛生政策的創新智慧醫護計畫,此計畫共有7國12單位(包含學產研官)參與,為歐盟近年重大發展計畫之一。
從PULSE專案合作的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Dr. Maria Teresa Arredondo牽線與西班牙醫療場域全方位定位系統公司MYSPHERA展開在國際上的多方合作。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華碩健康及西班牙醫療場域全方位定位系統公司MYSPHERA簽訂合作意向書,將共同致力於推動跨界跨國健康醫療科技整合進行合作。日前西班牙醫療場域全方位定位系統公司MYSPHERA即於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簽策略聯盟,將與學校未來附屬醫院針對智慧醫院的合作。 華碩健康近年來透過與醫院的合作創建智慧醫療物聯網平台,更於2018年加入歐盟大型計畫「智慧城市物聯網健康監測與慢性病健康促進」之試點計畫,與新加坡、英國伯明翰、法國巴黎、美國紐約、西班牙巴塞隆納共計6國家11個團隊合作,提供病人第二型糖尿病及氣喘的健康監測與風險評估模型建立,計畫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從與其他城市共同合作及經驗分享中建立個人及城市健康的最適模式。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受也邀從大健康產業的觀點,協助該計畫在個人健康行為及風險評估模式的運用上共同進行研究。元培將與華碩健康共同合作健康大數據及健康風險評估及監測系統的建置以外,更與西班牙醫療場域全方位定位系統公司MYSPHERA合作,預計於2019年加入另一個歐盟計畫,共同發展社區醫療物聯網之試點計畫,透過社區居民室內定位系統,讓長者在自己熟悉的居住環境中,營造安心且與社會有連結(socially connected)的生活模式。 MYSPHERA共同創辦人Guillen先生更親自至元培參訪元培智慧陽光共學中心,對於中心軟硬體設備讚賞以外,更希望能夠透過元培既有的豐沛醫護相關人力資源,建立以長者為中心的社區高齡健康照護的服務模式,使更多長者能夠在社區中健康快樂且獨立的享受晚年生活。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專攻健康照護物聯網的Arredondo教授也同時受邀見證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並針對健康照護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進行專題演講。 華碩健康(ASUS Life)於2016年成立,為華碩雲端旗下負責醫療領域之子公司,致力於精準醫療產品的研發與營運。該公司結合華碩雲端數據平台,發展醫療大數據產品與醫療物聯網產品,並於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應用之整合創新,協助醫療照護產業實現數位轉型。 此簽訂合作意向書,將共同致力於推動跨界跨國健康醫療科技整合進行合作在1月8日進行。 https://www.ypu.edu.tw/news 新聞參考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585145 新聞參考一https://campus.chinatimes.com/20190110001664-262301 新聞參考二https://udn.com/news/story/7323/3585145 新聞參考三https://university.1111.com.tw/zone/University/ 原文出處https://www.ypu.edu.tw/p/404-1000-56403.php?Lang=zh-tw 歐盟PULSE專案搶先報
吳漢章總經理接受數位時代(BUSINESS NEXT)採訪,智慧醫療發展朝國外發展
大家一起來看看這篇採訪報導吧! 2018.10.17 by 王郁倫 三座大山阻擋,醫界如何移山? 與醫界接觸多年,吳漢章觀察醫療產業要數位化,有三座大山需要挑戰,首先是台灣醫療機構非營利單位,這在全球屬於稀有少數特例,這特色也讓醫院推動創新難度增高;其次台灣採單一保險人制度,所有人都納保健保,然而創新醫療服務需靠保險支付,這也拉高了醫院創新的難度,第三就是數據的流通性。 吳漢章坦言,台灣醫院與全世界差異大,因為在台灣,醫院不是營利機構,反而偏向是社區照顧角色,相對削弱醫院創新的速度,而美國醫院不僅可以上市櫃,還可以推保險服務,換言之,台灣醫院若想推出創新服務,將需要病人自費。 而最關鍵的是醫療數據受到法令約束,除非病人同意使用用途,醫院不能擅自把大數據拿去運用,然而資訊技術需要數據應用,資料要能互通及集中化,醫院才能以AI做個人化服務,這部分必須醫師法及個資法等多項法令修法完成,相關法令粗估超過56項,甚至應成立專法才能解決。 吳漢章說,醫材與醫院內數據具有互補性,兩者必須結合才能發展精準醫療,但數據是可以從醫院拿出來用的嗎?各醫院數據品質都很好嗎?這些都是問號,但若真要做醫療大數據,光靠單一醫院的病歷資料庫是不夠的。 華碩健康瞄準精準醫療,歐盟合作大案到手 華碩健康從2016年成立迄今2年,吳漢章說,今年OmniCare智慧醫療物聯網平台剛拿到一件歐盟合作大案,將跟6國家11個團隊合作,提供病人第二型糖尿病及氣喘的追蹤監控,算是邁入新里程碑。 其次,華碩健康也與瑞士Clinerion業者合作,利用其臨床試驗查詢網路及病例累積機制,串聯台灣華碩健康數據,提供藥廠新藥所需的臨床實驗查詢,經過一年多努力,已有全球15家,超過90間醫院參與合作。 吳漢章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全球醫療占GDP比例是8.9%,美國約17%相對高,中國僅6.5%,台灣約介於6到7%,相對而言低於全球平均數,也帶來機會。 當醫界加入ICT元素後,將有哪些變化?吳漢章說,第一個變化是醫材跟藥品未來會差異大、多樣化,藉以提供個人化服務,個人化藥品及醫材也會推出,他認為Apple Watch 4能追蹤更多生理數據,這類穿戴裝置將可讓醫院提供遠距服務及預防性服務。 第二個變化則是人力的運用更彈性。吳漢章說,現在醫院人力荒嚴重,醫生不足、護士缺,精準醫療利用AI能力可以幫醫院節省人力。 智慧醫療物聯網平台,納20多家醫材商組台灣隊 目前華碩健康推出的OmniCare智慧醫療物聯網平台,已經整合約20多種醫材,利用醫療閘道器將數據連上雲端,今年上半已有醫院客戶採購1000台智慧穿戴,透過華碩健康提供的API連結到醫院的傳統系統中做病人監控。 吳漢章表示,華碩健康成立至今,已經跟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合作,提供一個病房雲端服務,台大遠距照護也將提供氣喘病人智慧穿戴,做院外追蹤,彰化秀傳醫院睡眠中心也在2017年底提供VIP客戶健康管理服務,高雄義大醫院也對澎湖提供遠距醫療服務。 那麼為何醫院不自己串連裝置打造智慧醫院網路,而要找華碩健康合作呢?吳漢章說,華碩健康的立場中立,本身硬體只有投資開發醫療閘道器,其他醫材都與業界品牌合作打造生態系統,所以對醫院而言,醫材選擇性多,華碩雲端服務上也比單一醫療器材商更專業。 華碩打造大聯盟,伙伴目標40家 而若醫院打算凡事自己來,吳漢章表示,醫院首先要花3~6個月建置期,還必須整合各廠牌醫材標準,連上雲端做管理,而華碩健康則已經整合20幾家品牌裝置,提供標準化格式數據,目前心電圖裝置合作有3家,智慧手錶已合作5家。 然而國外Qualcomm Life醫療平台合作的醫材已經上百個,華碩雲端是否相對落後?吳漢章表示,目前合作伙伴還在增加中,預計合作伙伴達30~40個,主要期望跟台灣本土業者合作,建立結盟關係,未來可以國際輸出。 目前智慧醫院服務型態仍在摸索階段,醫院也在找可行方案,吳漢章表示,華碩也在替客戶找模式,「有價值的服務才有機會放量。」吳漢章說,華碩健康期望醫院的創新成本可以降低,如此才有機會複製更多醫院導入。 舉例而言,台大計劃發展人工智慧服務「臺大醫神-精準醫療人工智慧輔助決策系統」,就與華碩健康合作,由華碩健康提供後端雲端平台及物聯網架構,未來AI醫生可以幫醫生閱讀龐大論文新知,並成為醫生病情判讀輔助幫手。 數位時代報導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0945/asus-life-digital-hospital
智慧醫療震撼彈!
正式宣布,華碩雲端將參與由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Universidad Politécnica de Madrid, UPM)發起的PULSE (Participatory Urban Living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s) Project,亞洲國家僅有台灣與新加玻參與此國際專案。 這個計畫產生的原因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第十一屆「2006-2015年工作總綱領:全球衛生議程」指出,全球公衛醫療領域正面臨以下的挑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佔據全球性疾病的60%,且在發展中國家,因不健康的飲食以及缺乏運動,使得非傳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增加速度愈來愈快。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在各種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疫情上,最重視的,莫過於非傳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乃泛指各種慢性病,其中四大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癌症(cancer)、慢性呼吸系統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與糖尿病(diabetes)。其中,導致罹患因素主要共同來自四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抽菸、喝酒、不運動與飲食不均衡所導致。 傳統公共衛生模式已不適合 21 世紀的城市,且新的社會和環境危機需要更好的規劃和服務模式,因此大數據與數據科學技術逐漸成為創建新公共衛生模式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106年3月國民健康署游副署長為瞭解國際健康老化之成功經驗,以作為未來因應我國邁向高齡化社會之政策規劃參考。於106年3月參訪參訪馬德里理工大學生活支持科技團隊, 西班牙馬德里市為世界衛生組織所推動的高齡友善城市之一,藉由參訪馬德里理工大學,實際觀察該市的高齡環境營造,並瞭解該市利用 ICT 技術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及照護水準之情形。 馬德里理工大學生活支持科技團隊(LifeSTech Team)已成立約20 年,該團隊係運用 ICT 技術,作為設計、發展、評估及推展應用支持人們可以在周遭生活環境中,去從事健康的生活。其研究領域包含以下五大項:個人健康服務(Personalized Health Services)、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健康活躍老化(Active and Healthy Aging)、智慧城市(Smart Cities)、增進人們的行動力(Accessibility)。該生活支持科技團隊成立至今已執行 70 多個研究計畫,例如 AIM, RACE, TIDE, BRITE, Telematics Applications, eTEN, Leonardo, Quality of Life and IST 等計畫,且許多計畫是歐盟跨國的計畫,該團隊目前正執行與活躍老化相關的四項歐盟 HORIZON 2020 計畫,均係由歐盟委員會提供資金之跨國研究計畫。其包括(1)老人獨立生活支持平台計畫(Independent Living support Functions for the Elderly, IN LIFE);(2)活躍和健康老化的高齡友善城市計畫 (Elderly-friendly city services for active and healthy ageing, CITY4AGE);(3)參與式永續環境的城市生活(Participatory Urban Living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s, PULSE);(4)物聯網活躍老化計畫(Internet of Things for Active and Healthy Ageing, AHA-IoT,ACTIVAGE)。 PULSE Project 網址: https://futurecitieslab.info/#five-global-cities |